“伤不起”的成本
伴随技术升级的是成本的增加。“单车成本增加少则几百元,多则一两千元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自主品牌企业动力总成研究人员告诉《中国汽车报》记者,单车成本增加一两千元对企业的成本压力是巨大的。因为整车厂对每一款产品各组成部分的成本都有严格预算控制,这意味着与排放关联最为紧密的动力总成系统将直接面对成本上浮,以至于超出企业的成本预算。
此外,一旦国六排放标准实施,除了增加单车动力总成系统成本之外,还将导致与之相关零配件成本的增加,这将形成“连锁效应”。“催化器贵金属的含量需要很大提升才能满足国六排放要求。除此之外,其他相关零配件成本体现在发动机的重新升级,增加高压或低压EGR、多孔喷油器,选用更好的火花塞以及更大的碳罐、碳罐电磁阀等。”上述自主品牌动力总成研究人员表示,如果改良或替换以上相关零配件可以达到国六排放标准,单车成本增幅还相对较小,但若再增加GPF去捕捉颗粒pn,则会使单车成本增加更多。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中国星空时尚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,请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