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在城区多家超市也发现,货架上一些豆奶粉、核桃粉、营养高钙奶等商品种类比平日增加了不少,并且集中摆在显眼位置。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每年高考前夕,都是此类商品的热销期,很多学生家长为了给学生增加营养,提高免疫力,都会大量选购营养类的钙、奶粉,相比保健品,这类营养粉更加安全也便宜,价格多在百元以内。
部分家长跟风购买
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,其实她并不知道自己买的保健品是否真的适合孩子。“我看到有‘增强记忆’‘缓解疲劳’这些功效,觉得这些是高考时孩子们最需要的,总不会买错的。”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发现,和张女士相同的家长不在少数,他们并不十分清楚该选购什么营养保健品才能对孩子有帮助,有家长表示选购营养保健品完全是靠销售员推荐,或者跟风购买,哪些产品卖得火,吃了准不会错。看着别的家长都给孩子买这买那,自己也得为孩子做点什么。
中考、高考即将来临,对于市场上铺天盖地的功能宣传和家长们的盲目跟风,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文提醒各位家长,国家从来未批准过补脑、提高智商等功能的保健食品。国家批准的改善记忆、缓解体力疲劳、增强免疫力等功能的保健食品不适用于补脑、提高智商、缓解脑力疲劳。个别不法企业利用报纸、网络等虚假夸大宣传,宣传产品具有补脑、提高智商等功能,误导消费者。有些家长为了考生能够取得好成绩,盲目选购使用保健食品,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不少安全隐患。
专家建议不可盲目进补
有营养专家就表示,目前,有些宣传“补脑”、“提高智商”等功能的保健食品,存在一定误导。在考生应考期间,随意服用这些外来化学物质,由于不同个体体质、生理状况存在差异,可能会打乱正常的身体规律,甚至会出现副反应,适得其反。
还有些家长到药店采购人参、西洋参、枸杞子、冬虫夏草、灵芝等滋补中药,在备考期间为孩子进行调补。中医学认为,进食补剂必须坚持“虚则补之”的原则,服用滋补剂是为了恢复人体气血阴阳的平衡,改善人体机能的衰弱状态。而且不同的补虚药都有一定的使用宜忌,使用不当还会产生不良反应。如大量的长期地服用人参,可以产生头晕、失眠、抑郁、血压升高的“滥用人参综合征”,并且有促进性早熟的副作用。因此,气血旺盛的青少年考生应尽量避免使用补剂,个别体质虚弱者也应当在保健医生指导下进行,避免引起气血阴阳的逆乱,影响考生的健康。专家建议,高考前期不要突然改变孩子的饮食结构,在原有饮食习惯的基础上可适当添加豆制品,蔬菜、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。调理饮食,荤素搭配,保持良好的睡眠即可。 // //]]>
//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中国星空时尚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,请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。